——《东渡秘笈》书评
上海戏剧学院 孙悦凡
谁也说不出神秘的东方藏有多少宝藏,物质的,精神的……那些珍宝像一颗颗明星,在我们心灵的星空里烁烁闪亮,等着我们去找寻,去顿悟,去结缘。《东渡秘笈》收录了三篇文学剧本:《青山苦恋》、《琥珀与水晶——贵妃醉清酒》以及《师缘》,为我们接近东方铺设了一条小径,曲径通幽,步步皆景,以一种柔和、唯美的方式给我们心中的东方梦一个朦胧又精致的答案。它那样内敛、那样深沉,那样禅意绵绵,激起我们心中难以言说的东方情怀。
作者增田维忠的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中国人,他本人拥有着中日两国的血缘。增田维忠成长于中国,立业在日本,对中日两国的文化既是亲历者,又是旁观者。生来游走于两种文化间,这种特殊的身份,赋予作者独特的视角,和超越常人的文化感受力,而这一切都源于心中对中日文化深深的热爱和痴迷。另一位作者,虞希华是原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副主任,两人合著此书,开出了一朵美丽的中日文化交流之花。
《青山苦恋》书写了日本高僧隐元禅师的一生和他难断的中国故乡情缘。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成熟立业,不知要认识多少人,经历多少事,但恐怕总有那么一瞬间,顿悟了人生的意义。隐元禅师的顿悟也有一个贵人——普陀山观音寺费通师傅。人命运的转折往往就在一念间,有人立志升官考取功名,有人偏爱金钱做商贾,有人遇到了爱人便此生无憾,而隐元禅师的人生仿佛生来就属于佛陀庙宇,如问缘由,一切皆为缘。缘,本身就有种玄妙之意,书中有很多地方暗示人们缘为何物,它无形中决定了我们是谁,要去哪里。
少年无畏,心到哪里梦就在哪里。隐元禅师自小便有广阔的志向,不畏艰难离家寻父,却意外寻得了身心的归宿。少年隐元不但聪慧上进,而且正直善良。他心生善念,搭救了一只小乌龟,从此这只乌龟便陪伴隐元左右,成为他的好朋友。乌龟在东方文化中是一种充满灵性的动物,在此书中,这只乌龟也确实灵性非凡。不愧剧本中专门有一首《乌龟歌》,说乌龟“壳儿硬来心儿软”。乌龟陪伴隐元成长,又仿佛是隐元的化身,人与动物的灵性碰撞在书中别有一番趣味在其间。
中年睿智,良师教高徒,与智者圣贤为友。中年的隐元已是博学睿智,德行超群,为人景仰的高僧。隐元禅师秉持师德,行为世范。隐元禅师有三位高徒,他们有善思索,有精医术,有力大忠厚。隐元与三位弟子的关系形同父子,对他们厚爱绵长。除了修己,隐元禅师结交了几位才华出众的终生挚友。有收复台湾、抗清复明的大将军郑成功,有南明抗清大军师黄道周,及其妹黄幽梅。黄幽梅从小与隐元青梅竹马,却因无法放下对隐元对爱恋而婚姻不幸,孤独守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之时,隐元禅师深得幕府四代青年大将军德川家纲的厚爱,吸引了无数日本子民登门拜学佛法。
老年慈悲,内心澄澈安宁,通达自由与平静。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后并非一帆风顺,遭遇本地和尚、西洋商人以及孝庄太后的排挤和追杀。而隐元禅师在危机之时,仍泰然自若,在庭院内传抄经文。黄道周成仁之前,留给隐元禅师一封无字信。“是极必否,无中生有。阴阳轮回,流芳千秋。”隐元禅师将无字信揣贴胸口,多么深沉的友情,生离死别之际与挚友最后的无言嘱托,让人内心为之颤动。而与郑成功的情谊,则浓缩在当年隐元亲笔题写送与郑兄的一幅“禅”字,郑成功在禅字长长一竖下面添一“神”字,“天下大禅,与神同在”,可谓绝妙。看到这挂轴的隐元禅师才知,郑成功仙逝已十年。友情的深厚仿佛没有言语可以承载,唯留下静默的哀思,可以不朽。弥留之际,隐元禅师让徒弟放生了乌龟。万物皆有去留之时,不知此刻的你我何所思?面对“孤旌独辉千山静”这幅挂轴,禅师的内心独白:“青山不老人非老,无疆大爱万世耀”。
回望隐元禅师的一生,缘起大陆,梦归东瀛,不能不赞叹生命的神奇际遇。遥想当年,一老一少的机缘偶遇在刹那间结下佛陀的种子,在普陀山生根发芽,长成一颗茁壮的大树。这一切都因为普陀山的费通师傅,因为他无私的爱,才使得这个赤条条的中国少年与菩萨结缘,潜心修行,终成大器。
修行有成的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大恩大德,这棵愈发枝繁叶茂的大树终于在扶桑国结出果实。日本长崎“兴福寺”华裔住持逸然禅师以佛家礼仪拜会隐元一行,隐元禅师与日本的善缘便从此开始,在日本开设讲坛,讲经弘法,深得众人敬爱。在佛法的大爱之下,高僧无国界,唯有佛家真知宝贵,中国佛教与日本佛教在此融汇,原本同属东方佛教,也是一家亲。人们对隐元禅师的爱戴是对佛法的追寻,更是对彼岸中国大陆高僧的追随,这是中日佛教的盛会,是中日文化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幕府四代青年大将军德川家纲对隐元禅师十分看重,他认为,以隐元禅师之势,重振佛音,政教合一,有利于国家太平。隐元禅师东渡讲经并非一帆风顺,途中遇到当地和尚、商贾等势力的阻挠,作者笔下的这段情节平添了剧本的戏剧性,虽然情势危急,这些冲突小巧而精彩,反倒让人觉得趣味横生。德川家纲亲自为隐元禅师弘扬佛法保驾护航,排除干扰势力,实在让人赞叹,赞叹当年日本官员对中国文化秉持着如此开放与友善的态度。
一六五九年,隐元禅师作为幕僚留居京都,日本皇室赐予领地10万坪,着手建造万福寺。隐元亲自指导,能工巧匠配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隐元禅师将四季豆种子赠与德川家纲将军,愿四季豆四季常青,美味永驻,饱含了对东瀛深深的祝福。
“天外呀有青天,山外呀有青山,东来西去,救苦救难。大爱无疆! ”如今,当我们来到京都的万福寺,一定会记起当年隐元禅师在这里讲经弘法的盛况,中日交流情谊永难忘。
《琥珀与水晶》讲述了杨贵妃身临安史之乱,被迫离开唐玄宗,东渡日本避难生活的故事。至今,杨贵妃的墓地一处在中国的陕西省西安市,另一处在日本山口县的长门市。日本孝谦女天皇称颂杨贵妃是“大唐飞来的祥和使者”。此篇即是中日友谊长存之佳话,中日两国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患难时分方见真情,这个故事见证了人类的共通的情感,不分种族、国籍、习俗、文化,只为那东方世界隔海相望的邻国情缘。
故事刻画了杨贵妃身为唐朝贵妃,雍容、大气、睿智而充满才气的人格气质,娓娓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别具中国味道的唐朝贵妃,在国家危难之际,表现出的从容、勇敢之态,远渡日本,带去唐朝美酒配方,还为他国的叛乱形势献言献计,与日本孝谦女天皇一见如故,结下深厚友谊。
琥珀与水晶,仿佛是连结中国大唐与扶桑国情谊的纽带,所谓“东瀛美酒,色清似晶”,“大唐佳酿,艳如琥珀”。琥珀是中国美酒的色泽,水晶是日本佳酿的本色。两种酒,两颜色,两国度,一往情深。中日酒文化源远流长,无尽的感情与意味皆溶于美酒之中。正如酒能让人醉,亦能让人醒。观人间世事,时而醉时而醒,时而清楚时而糊涂,反倒是人生大智慧。
杨贵妃与孝谦天皇,中日两位女中豪杰,在危难之时走到一起,互助互帮,各显神通。在唐朝国危落魄之际,孝谦女天皇伸出友好之手,且容杨贵妃居于东瀛。姐妹相称相敬,暂且不谈悲伤,以歌舞美酒抚慰受伤的心灵。杨贵妃亦振作乐观,带去盛唐美酒美人,还有那绝美的歌舞艺术。一曲《霓裳羽衣》起,佳丽成行,曼妙醉人,顷刻天上人间。当平静安宁,杨贵妃几度觉得孝谦天皇的宫殿酷似故土长安,触景生情,思念故乡。当日本面临叛乱,杨贵妃身为外来客人,义不容辞,为好姐妹孝谦天皇出谋划策,共当国难。如此充满义气的女侠之交,恐怕连男人也会羡慕几分!
琥珀与水晶,贵妃与孝谦,你我共盼,中日友谊世代长留。
《东渡秘笈》第三篇《师缘》,讲述了鲁迅在日本求学之时与恩师藤野先生相处的往事。师恩如山,这位可亲可敬的异国良师,承载着鲁迅最初的理想。而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爱与理解,犹如一股清泉,从高山留下。文章又像一面镜子,照出青年鲁迅从一位天分极高的医学高材生到主动申请退学从文报国的心路历程。那以国为大,以国家之需求为一己之抱负的责任担当,无不让今天的年轻人乃至成年人敬仰。
年轻的周树人踌躇满志,赴日本求学,日后报国为盼。求学过程中,面对清王朝腐败,国家破碎凄凉,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形势。周树人与一些在日本求学的进步中国青年结下深厚友谊,有女中豪杰秋瑾,壮志大义的陈天华等。遗憾的是,一腔救国热血的年轻人却没能熬过这腐朽的危难,陈天华投海自尽警示同胞,秋瑾被捕就义。
周树人痛心疾首,他看到了中国人的麻木不仁。国人成为叛国的走狗,在行将处决之时,留着长辫子的大清百姓围过来,饶有兴致地期待着“好戏”……日本留学的大清学子,看到新闻报道叛国贼即将用刑,居然轻蔑地耻笑……没受过教育的市井小民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清高材生们,他们发出的笑声犹如尖刀,刺向内心良知犹存的少年。这时候,鲁迅眼含泪水,愤懑填满心间。看到此情此景,鲁迅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彻底由失望迈向绝望。国人的麻木不仁岂是西方医术能救治的?!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志向。
于是,周树人决绝地选择了退学,这一决定犹如一声声春雷在他心中轰隆作响。周树人来到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办公室,虔诚而肯定地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藤野先生面对爱徒的决定心中很难过,可看到树人决心已定,就接受了这般事实。为人师的伟大不仅在于传道授业,更在于成全学生的志向!藤野先生送给树人一张自己的照片,书写上“谨呈周君”,“惜别 藤野”。周树人向恩师三鞠躬,不舍离别。
在今天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个人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原子人”,仿佛为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奋斗已成为自然之态。然而,为国而忧,为国而担当的责任感是哪个时代都不能少的。这话语看似宏大,却是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根基,也是人们信仰和归属感的源泉,这恰恰是当今社会人们最需要的一课。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人却出现了道德与信仰的迷失。今天,我们需要鲁迅先生,需要他的精神,更需要他的骨气,支撑中国人共同坚守属于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担当。
别离藤野先生后,鲁迅再也难以遏制心中的奔涌的思绪,《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故乡》诞生流传。篇篇含泪,字字带血。又有谁能读懂?假若有一人醒悟也是安慰。“救救孩子—”这是书中鲁迅最后的呐喊。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希望在,未来就在。请不要忘记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警示和期盼。
同样不要忘记,一位日本先生曾启蒙了一位伟大的中国作家。我们应该记住藤野先生,记住这位异国恩师的大爱。他告诉我们,知识不分国籍,教育不分国界,师恩的伟大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尊重学生的理想。
自古以来,日本与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地缘上的接近仿佛自然而然给两国带来了文化上的亲近,情感上的共鸣,两位作者正是把两国的这种亲缘默契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个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度,一个与中国人肤色、发色相同的国度,曾与拥有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有过多次友好交集,这些美好记忆是不能被历史抹去的,它们应永远被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和万万千千的日本友人所铭记。从大唐到明清,从明清到今天,中日都经历了变革和发展。日本的增田维忠,中国的虞希华,两位作者不忘初心,帮我们拾起那历史上中日之间的美好记忆,提醒我们中日两国应世代友好,不断续写更加精彩的华章。